保利影业联合发行 | 破亿!电影《刺猬》正在热映
由保利影业联合发行,顾长卫执导,根据郑执短篇小说《仙症》改编,葛优、王俊凯领衔主演的电影《刺猬》票房破亿,并收获猫眼9.2,淘票票9.4的好成绩。影片兼具文学性和通俗性,在荒诞幽默的氛围之下,犹如一首献给理想主义者的诗,唤起观众的共情和思考。
电影《刺猬》正在热映,讲述了王战团(葛优饰)与周正(王俊凯饰)这一对“怪咖”忘年交的故事,两人是别人眼中的“异类”,却是彼此眼中的“同类”,只有他们才知道“做自己,没病”。
长按扫码购票
延续导演与原著风格
《刺猬》献给不被理解的失意者
“我从荒野来,要到大海去 。远方的汽笛已经响起,生活却拦住了我的去路。”这首在《刺猬》中反复出现的诗句,最能代表主角王战团与周正“被生活卡住”的境遇,与始终向往自由的心态。
片中,葛优饰演的大姑父王战团因早年的奇遇,变成了家人口中的“魔怔”和心病。王俊凯饰演的侄子周正因口吃和学习成绩问题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,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也让他内心抗拒不已,苦闷无从排解。这对姑侄不被旁人理解,却能够看到对方的内心,成为可贵的“怪咖”忘年交。他们是俗世中的“异类”,却是彼此眼中的正常人。
顾长卫的过往作品常将镜头对准不被理解的失意者,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最擅长塑造的小人物形象。在《刺猬》中,顾长卫再次为不甘平凡的小人物树碑立传,让“理想主义者”王战团和寡言倔强的少年周正来到大众面前。片中,王战团与周正之间互相支撑、彼此救赎的情感羁绊令人备受感动。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一直贯穿,对理想的坚守也同样延续。周正带着王战团未能实现的理想一路出逃,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海员,得以奔向名为自由的大海。
郑执认为,比起原著名《仙症》,《刺猬》这一片名更明确、直观,更能表达电影主创团队真正的意思。“刺猬也是这个电影里很重要的一个角色。它浑身带刺,但它的刺不是为了伤害别人,而是为了保护自己。王战团与周正的人物故事也与刺猬这个形象有一定意义上的关联——柔软的人,为何要承受那么多的伤害?所以当顾导提出这个名字,我觉得它是最合适的片名。”
与原著相比,电影给了王战团一个更有善意的结尾。首次观影时,郑执也被感动落泪。小说的文字更偏悲凉,而电影则添加了一丝暖色,对王战团的个人命运做了些改变,留有希望,姑侄二人之间的羁绊更为深刻动人。”
表演可圈可点
兼具悲剧性与荒诞感
今年67岁的“葛大爷”,在《刺猬》这部非喜剧作品中收起京腔、改说东北话,再次爆发了巨大的表演能量。虽然片中有不少喜剧元素,但葛优却演出了王战团身上深刻厚重的悲剧性,悲喜交加间不仅没有显得割裂,反而更有一种荒诞感。
葛优通过对人物状态的精准拿捏,演活了一个似疯似痴、随心而活的王战团。遇见不平之事时,他总是字正腔圆地吐出“应该吗?不应该”六个字,明确摆出自己的立场,善良正直的性格底色表露无遗。心无旁骛指挥刺猬过马路,导致整个路口大堵车,展现了王战团的固执倔强。目送女儿出嫁这场戏,戳中了不少观众的泪腺。随着送嫁的车队缓缓出行,王战团满心怅然地呼出了口中的烟气,眼泪落下的时刻,背影中尽是无法亲自陪同的落寞。
相对小说,周正的不少戏份是原创,王俊凯也贡献了合格的表演。不仅将口吃少年演得细节满满,重场戏中的情绪变化张力十足,演出了周正内心的叛逆与执拗。有观众评价,周正是王俊凯最具颠覆性的角色,让人看到父母以爱为名带给孩子的深深伤害。
葛优和王俊凯在戏中碰撞救赎,戏外也将知己情谊延续,二人以“大姑父”“周正”相称。葛优笑言“王俊凯是年轻的老演员”,两人拍摄时一起走戏讨论,王俊凯常常能提出重要的建议,“属于相互学习,共同进步”。王俊凯则坦言自己在葛大爷身上学到了很多。“女儿出嫁那场戏原本没有哭戏,大爷现场真情流露。他流泪的那一刻,我发自内心地觉得,他就是王战团。”
诸多细节,见证曲折心路;
人物立体,还原鲜活群像;
好评不断,口碑持续发酵。
电影《刺猬》正在热映,
愿你我都不被生活卡住!
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
编辑:行政管理中心